钟鸣鼎食 岁寒居品茶识真谛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
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“钟鸣鼎食 ”查找最新章节!

谢桥正暗暗猜测,刘氏抬手指了指那边隐着的小院:

“那边是子谦的岁寒居,这府里比不得谢府,人口不多,他们姐妹兄弟总共才三个,索性都安排在了园子里起居,那边本是你外祖父最喜欢的所在,因爱它肃静宁和,故此给了子谦,让他在此处读书用功,倒省的外面的琐事扰他”

说话间,到了近处,却见院门半开着,里面有几个小丫头坐在西边的廊子上,正在那里翻花绳玩耍呢,外面守门的婆子瞧见她们一行人,急忙过来行礼,有那机灵的,早进去寻大丫头报信去了。

刘氏领着谢桥刚迈进院子,迎面就出来一个十四五的俏丫头,蹲身一福,何子谦温和的笑道:

“紫荆,这是桥妹妹,今后也会在这园子里住的”

紫荆早知道这两日谢姑娘要进来,却不想这时就到了,并不敢怠慢,忙上前行礼:

“紫荆见过姑娘”

谢桥知道这大约是表哥身边的大丫头,忙侧身扶起她:

“紫荆姐姐,何用客气”

紫荆这才抬起头来,堪堪和谢桥照了个面,却不禁微微一怔,只见秀眉杏眼,翘鼻红唇,肤色晶莹若透,一双眸子清清亮亮,仿佛园子里太阳光照射下的那弯溪水一般,清透澄澈,说不出的灿灿然,眉眼含笑,令人一见,如沐春风。

不禁偷偷瞄了自家大爷两眼,见平日里那双淡定无波的眼睛里,如今却笑意盎然,仿似说不出的快活,心里不禁一动。

若说这紫荆的长相,比之谢雅房里的春枝要逊上一筹,却生的天生有一股子娇俏,眉眼间灵秀逼人,倒也算袅娜佳人,里面一件月白色夹纱袄,下面秋香色绸裙,外罩一件桃红色比甲,头上别无装饰,只在侧面鬓梢处压了一支新开的蔷薇花,越发显得,眉眼盈盈。

就谢桥这些日子瞧见的,这些爷身边的大丫头,倒是没有一个是姿色平庸之辈,吃不准是不是就是房里人,故此也不能小瞧了去。子谦瞥了眼谢桥,见她额角渐渐渗出细汗,遂开口道:

“走了这大半日,母亲与桥妹妹想必都有些累了,不若先去我屋里吃上一盏茶,略歇会子再走吧”

刘氏斜昵了他一眼道:

“听见说,从你妹妹这里得了好茶来,好,我今儿就去尝尝”

说着迈步走了进去,紫荆急忙快行两步,前去招呼院子里小丫头们,速速去寻了灶下的婆子煮水烹茶,自己跟着进了屋里伺候。

岁寒居的格局和谢桥的抱月轩有些相似,正面一明两暗的屋子,中间堂屋布置的甚是规整,墙上悬了一幅董玄宰的林塘晚归图,左右两边摘了东坡居士的两句话:人似秋鸿来有信,事如春梦了无痕,为联,虽颇赋禅意,却不与子谦的年龄境遇相合。

中间一张紫檀架几案,案前紫檀方桌,设有紫檀官帽椅,虽是常见格局,但至于其间,却令人觉得毫无俗意,东边一张松竹梅兰四君子的屏风,遮住了里面低垂的幔帐,想来该是何子谦的寝室了,西边以一个楠木落地罩相隔,两侧笼着碧色轻纱,可见里面直通到顶的满满两架子书。

窗下一张紫檀雕云蝠卷足大书案,案上置了一只根刻笔海,上面插了满满一海粗细不一的大小画笔,以及依次陈列着水丞,墨床、玉砚,笔山、镇纸等物。看得出来主人是个善于作画的风雅之士。

刘氏在上首落座,两个小丫头挪过来两个花梨绣墩搁在下首。

一时,小丫头端了三个青色如玉的茶盏进来,子谦接了一盏亲捧与刘氏,紫荆接过一盏来奉与谢桥,谢桥浅浅抿了两口,却就着外面透进来的日光,细细打量手中的器皿,只见犹如雨过天青后的明丽色彩,釉屋莹厚,有如堆脂,视如碧玉,扣声如馨,却真真是难得的好物件,细细把玩了半响,心里琢磨着倒有些像她屋子里那个粉青花草纹的鹅颈瓶,瞧着是一路的。

那个瓶子,宝树说是如今难得一见的汝窑上品了,这个颜色却比自己那个,还要清透明亮一些,难道是书里面说的那个有“雨过天晴云破处”之称誉的汝窑贵器。

谢桥仔细端详了片刻,心里确定了七八分,抬起头来道:

“如此贵重的东西,表哥该珍藏于匣中才是,用来装茶吃,却未免暴殄天物了”

何子谦摇头笑道:

“桥妹妹这话却差了,这东西再好,也不过是个器皿罢了,若白搁着,却有什么意思”

谢桥细细一想,忽觉何子谦此话真是非常有道理,本来这些东西做出来,就是为人服务的,却往往因为金贵难得,反而令人成了它的奴隶,却是得不偿失违背本意了的。

想到此,仿似顿悟了一般,站起来郑重一福道:

“子谦哥哥高见,谢桥今日受教了”

何子谦却不说什么,只瞧着她笑。

他们这一来一去,打的什么官司,刘氏是有听没有懂,根本就不知道两个人这说的是什么,一个茶碗罢了,虽说稀罕些,却哪里值得说出这么多道道来。

有时候刘氏不禁打心里埋怨自己的父亲,他自己是个才高八斗有学问的,她和妹妹两个人却只略略识的几个字,举凡那些诗词歌赋的却是一窍不通,因父亲说她和妹妹资质平常,不是读书的材料,也就粗粗的请了个先生,教了一年的字罢了。

其余时候都跟着母亲在房里学习针线女红,父亲常说,女子无才便是德,可如今的男人们,哪个愿意自己的妻子是个目不识丁的贤德女人,都喜欢那善于作诗填词,吟诗弄曲的风雅女子呢,于那只会生孩子,管家务的,也不过看的和一个体面婆子差不了多少,就如子谦他爹东面那两房受宠的媵妾一般。

刘氏想到此,不禁挑眉悄悄打量了谢桥两眼,这个外甥女别瞧着年纪不大,倒是个万事皆明白的,举凡子谦喜欢的这些玩意,她倒都能知道一二,这如何不惹得子谦心牵意动。

念头转到此处,刘氏开口道:

“得了,这腿也歇的差不离了,咱们还是去瞧你妹妹的屋子吧,耽搁在你这里,算怎么回事”

说着自顾自的往外走,谢桥自是忙着跟在后面而行。踏出屋子,却见侧面窗边植了一丛修竹,这边却有一棵青梅树,枝头叶间可见结了细小可爱的青梅子,让人瞧了,不觉口角泛酸,忽然明白这里为何名岁寒居了,加上外面四季常青的松树,和着院子里的一丛修竹,几枝青梅,却不正好是岁寒三友吗。

出了院子,谢桥回头一望,却不禁想起了前些日子读过的一阕词,用在此处堪堪应景:

“春色将阑,莺声渐老,红英落尽青梅小。画堂人静雨蒙蒙,屏山半掩余香袅。”

过了一屏嵯峨假山,便是溪水汇流之处,乃是一个偌大的池塘,池中大约植了莲,如今还不应季,故此只一泓碧水逶迤,趁着那边青瓦粉墙的几个小院落,越发精巧。

转过一条石子铺就的小径,前面就是一个精致的小院,院门大开着,虽是午后时分,院子里的婆子们却没歇着,依然在忙着整理花圃中的花木,谢桥抬头看去,远远正中悬着一块匾,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锄月轩。

刚迈进小院,却见巧兰何妈妈迎了出来。

刘氏笑道:

“真真你们的脚倒快,不想倒是走到了我和你们家姑娘前面来了”

说着扭脸对谢桥道:

“这是舅妈特命人收拾出来的院子,原本叫邀月斋,子谦前日里说未免落了俗套,因此改成了锄月轩,姑娘瞧瞧可顺心意”

谢桥忙谢了,却歪着头冲何子谦道:

“却不知有何出处”

何子谦灿然一笑:

“宋刘翰《种梅》诗曰:惆怅□□风味薄,自锄明月种梅花。你瞧,妹妹这里和我的岁寒居隔水相望,西面却还有一片梅林,不正好合了此诗中的意境吗”

他的话刚落,扑哧一声,那边廊间传过来两声清脆的笑声:

“我当是谁这时候在我们这里吊书袋子,原来是哥哥,倒怨不得了”

谢桥侧头向那边望去,廊间缓步行来两个娉婷的豆蔻少女,前面一个端庄秀美,稳重大方,穿着一件鹅黄色绸袄,下面系着云霞皱透纱裙,堪堪透出里面绣着的百蝶穿花图,腰间系着玲珑环佩,行走间,清脆叮当声不绝于耳,头上梳了一个简单的簪花垂发髻,别着一对金镶红宝石蜻蜓簪。

后面一个修眉明眸,顾盼神飞,衣裳和前面的少女大致相似,只是颜色却是亮眼的银红,头上却没有钗环,只簪了一朵新式样的大红宫花,越发衬得她肤色如玉,姿容不凡。

到了近前,双双对着刘氏行礼,转身又冲着何子谦蹲身一福,两人站直了身子,好奇的望着谢桥。

刘氏指着两人对谢桥道:

“这是你的两个表姐,头先这个是玉兰,后面这个是玉梅,都比你大”

又对两个女儿道:

“这是你们大姑姑家的谢桥妹妹,左右是一家子的姐妹,以后一起在园子里住着,玩耍、读书、做针线、莫要拌嘴才是”

谢桥忙上前行礼:

“谢桥见过两位姐姐”

何玉兰温婉的一笑,后面的何玉梅却忽闪着大眼道:

“你就是那个,不知道曲子,却能听得出曲中意思的桥妹妹了”

谢桥一怔,回头去瞧何子谦。

何子谦展开手里的折扇,摇了摇道:

“这话可不是我说的,是敬生那个多嘴的,当个新鲜事情说与她们听的”

谢桥却不禁一笑,这两个姐姐瞧着和她谢家的几个姐妹却不怎么一样,言谈举止间透着亲近和善,倒真真令谢桥暗暗松了口气。(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手打吧网址:www.shouda8.cc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